簡易垃圾填埋場的封場方案
1.垃圾填埋場處理的主要目標
簡易垃圾填埋場在對生活垃圾以及各種固體垃圾的處理上,主要想要達到的目標:首先,能夠更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對環境的破壞,減少滲瀝液的出現,從而降低雨水的滲透量。其次就是能夠對地表的排水性能進行有效的推進,使得地表徑流能夠達到更大限度。再次,就是能夠對所填埋處理的物質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有效的范圍控制。最后,就是將垃圾、人群、工業以及動物進行隔離,從而使得垃圾不會對其造成影響。
2.垃圾填埋場的基本功能
簡易垃圾填埋場處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:①起到防止垃圾出現滲瀝液滲透的作用;②對垃圾散發出的惡臭進行有效的控制,對氣體進行回收處理,最終起到綜合治理和污染控制的作用;③對病原菌進行控制,遏制病原菌的傳播,減少蚊蠅的繁殖量;④起到保護地表水水質的作用,降低因垃圾擴散對動物以及人造成的危害;⑤起到保護水土的作用;⑥穩定垃圾堆體等。
3.垃圾填埋場存在的主要問題
3.1垃圾長期裸露堆放,極易孳生蚊蠅,散發臭氣,傳播疾病,污染環境;
3.2垃圾在堆置過程中,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分解,可產生對環境有較大污染的有害氣體,如CH4、H2S、CO2等,特別是CH4氣體濃度含量在5%~15%時,極易發生爆炸;
3.3垃圾在分解過程中產生滲瀝液,尤其到雨季,滲瀝液劇增,對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威脅;
4.治理方案的制定
目前,國內外對垃圾填埋場的治理普遍采用就地封場治理。
4.1就地封場治理
這是目前國內外處理簡易垃圾填埋場普遍應用的辦法。通過對垃圾堆體進行必要的整形,修筑平臺、盤山道、邊坡排水渠與雨水邊溝,對滲瀝液進行定向收集導排,然后對垃圾堆體使用1.0mm左右的HDPE防滲膜進行最終覆蓋及植被恢復,并建設填埋氣體集中收集處理系統,最終達到消除垃圾堆體的安全隱患及產生的臭味,有效減少滲瀝液產生量,有效控制處理填埋氣體及滲瀝液對周邊環境的污染,改善景觀達到生態恢復的目的。
HDPE防滲膜分段施工時,鋪設后應及時完成上層覆蓋,裸露在空氣中的時間不應超過30天。在垂直高差較大的邊坡鋪設土工膜時,應設置錨固平臺,平臺高差不宜大于10m。在同一平面的防滲層應使用同一種防滲材料,并應保證焊接技術的統一性。
植被層應由營養植被層和覆蓋支持土層組成。營養植被層的土質材料應利于植被生長,厚度應大于15cm。覆蓋支持土層由壓實土層構成,滲透系數應大于1X10-4cm/s,厚度應大于450cm。
封場防滲層應與場底防滲層緊密連接。
填埋氣體的收集導排管道穿過覆蓋系統防滲層處應進行密封處理。
封場覆蓋保護層、營養植被層的封場綠化應與周圍景觀相協調,并應根據土層厚度、土壤性質、氣候條件等進行植物配置。封場綠化不應使用根系穿透力強的樹種。
該方案具有施工工期短、見效快、費用低,操作比較容易,建成后可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,土地資源可得到開發利用等優點。
根據草圖結合實際現場情況覆蓋層的大約預算如下
產品名稱 | 規格 | 標準 | 單價(元/㎡) | 數量 | 金額(元) | 備注 |
土工膜 | 1.0mm | 新國標 | 10.3元/㎡ | 55000 | 566500 | 此價格含稅運含土工膜焊接費用 |